close

拍攝地點:鯉魚山
很好記的名字,看看翅膀的顏色不難想像為什麼牠叫「紅邊黃」,小灰蝶科在台灣算是很常見的蝶種,雖然體型不像豪華的鳳蝶般引人注目,但小巧可愛的牠們在花間翩翩起舞的模樣也讓人覺得充滿生機。
翅膀後方還有兩根假的小觸角,若天敵一時不查啄食,不會傷到致命部位,尚可爭取時間逃命,如果不是拍照下來仔細看,還不容易分辨哪邊是真正的頭呢!
張開翅膀吸花蜜的模樣,翅膀表面和腹面的顏色有很大的不同,不過都可以看到鮮豔的紅邊。
以下資料取自:
http://turing.csie.ntu.edu.tw/ncnudlm-cgi-bin/query_keyword/xmlShow.pl?filename=%AC%F5%C3%E4%B6%C0%A4p%A6%C7%BD%BA.xml
紅邊黃小灰蝶 Heliophorus ila matsumurae ( Fruhstorfer, 1908) |
別名: | |
生物學分類: | 小灰蝶科 |
寄主植物: | 蓼科之火炭母草。 |
蜜源植物: | 咸豐草或薊等各種菊科野花花蜜。 |
台灣分佈: | 分佈於台灣全島,一般平地到中海拔山區均有分佈,成蟲大多分佈於寄主植物族群附近,海拔200-2000公尺左右山區皆有分佈。 |
其他國家分佈: | 除台灣外,本種尚分布於中國大陸、泰國、緬甸、錫金、馬來半島及蘇門達臘等地區。 |
備註: |
卵 | 形狀: | 中央微凸之扁球形,表面有大而明顯之六角形格狀花紋,中央有一凹陷之圓形精孔。 |
顏色: | 白色。 | |
大小: | 直徑約為0.7-0.8mm。 | |
特徵: | ||
生長分佈: | ||
天敵: | 各類卵寄生蜂、蜱等節肢動物。 | |
成長天數: | 卵期約為4-5天左右。 | |
偽裝避敵: | 無 |
幼 蟲 | 形狀: | 初齡幼蟲體型細長,體表長有細毛。終齡幼蟲體型為略長之梭子形,外觀略為扁平,氣門位於體表背方兩側,體表長有稀疏短毛。 |
顏色: | 剛孵化之初齡幼蟲全體呈現淡灰色,攝食過後體色會逐漸轉變成淡綠色。終齡幼蟲軀體大致呈現淡綠色,各體節中央背線兩側至亞背線間區域有不明顯深綠色縱紋,體側氣門為淡綠色。 | |
大小: | 終齡幼蟲體長約為13-17 mm。 | |
特徵: | ||
生長分佈: | ||
天敵: | 寄生蜂、寄生蠅、小繭蜂、鳥類、椿象等。 | |
成長天數: | 幼蟲成長約需20-25天,視溫度而定。 | |
偽裝避敵: | 幼蟲攝食寄主嫩葉,體色則為翠綠色,幼蟲平時停棲於寄主植物嫩葉葉背,藉以躲避捕食性天敵。 |
蛹 | 形狀: | 蛹體外觀呈短圓之膠囊狀,蛹體後端腹節部位明顯變胖。 |
顏色: | 蛹體呈翠綠色,表面光滑,蛹體胸部兩側及腹節背方佈有若干褐色紋,氣門為灰褐色。 | |
大小: | 蛹體長度約為9-11mm。 | |
特徵: | ||
生長分佈: | ||
天敵: | 蛹寄生蜂、胡蜂、姬蜂及各種真菌等。 | |
成長天數: | 蛹期約為14-20天,視溫度而定。 | |
偽裝避敵: | 老熟幼蟲會從寄主植物上爬行至地面,於地表岩石隙縫或枯枝落葉等適當隱蔽場所化蛹,藉以躲避天敵。 |
成 蟲 | 形狀 : | 成蟲前翅外觀大致呈現三角形,翅形稍微橫長。後翅形狀為水滴形,接近三角形,後翅第2脈延伸形成一尾狀突起。雌蝶翅形較為寬圓。 |
顏色 : | 雄蝶前、後翅表底色為黑色,前翅中央靠近翅基及後緣部位與後翅中央有暗紫色金屬光澤區域,後翅肛角附近第2-4室有亞外緣有紅色弦月紋。翅腹底色為黃色, 前、後翅外緣有紅色帶紋,亞外緣各翅室有銀白色波狀細紋。雌蝶翅腹色澤、花紋與雄蟲相似,翅表底色為黑褐色,除前翅中央靠近端角部位及後翅第2-4室有紅 色斑紋,翅表無其他花紋。。 | |
大小: | 本種為小型蝶種,展翅約為 25-35mm。 | |
特徵: | 前、後翅腹底色黃色,外緣有紅色帶紋。 | |
生長分佈: | 台灣全島平地到中海拔山區皆有分佈。 | |
天敵: | 蜘蛛、螳螂、青蛙、蜻蜓、鳥類及蜥蜴等捕食性天敵。 | |
成長天數: | 成蟲壽命約為1-2個月。 | |
偽裝避敵: | 成蟲無明顯避敵行為。 | |
季節: | 夏季較易見到成蟲活動。 | |
其他生態行為: | 成蟲主要活動於寄主植物族群附近,幼蟲攝食寄主植物嫩芽及葉片,成蟲有領域性,常可見成蟲佔據植物突出枝條,追逐驅趕其他飛過蝶類。 |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