樺斑蝶是野外常見的蝶種之一,不過書上說牠並非本土動物,食草植物馬利筋和釘頭果也都是南美的外來種,有可能是卵和幼蟲隨著植物本身偷渡來台,也有可能是馬利筋做為常見的園藝植物後,牠們隨著氣流滑翔到此定居,總之,樺斑蝶體色艷麗,飛翔姿態從容,也算是比較常出現在媒體或旅遊宣傳照片之中的蝶種。

馬利筋有獨特的氣味,吃馬利筋長大的幼蟲和蝴蝶體內自然帶著特殊的味道,使天敵們敬而遠之,不想吃也不愛吃,也由於這樣,樺斑蝶才能從容飛翔,不太需要警戒,甚至大喇喇的展現鮮黃的橙色,目的在警告敵人:「看清楚,是我,我不好吃,可別吃錯了!」有些蝴蝶看了羨慕,竟也發展出擬態求生機制,模仿樺斑蝶的長相以求自保,像雌紅紫蛺蝶的雌蝶就是如此,真令人嘆為觀止。

教室裡種了三盆馬利筋之後,自開學以來已有兩批蝴蝶媽媽來此下蛋,每次都生一大群,也不管葉子夠不夠吃,最近的這一次有二十多隻,吃到終齡時所有葉子都被啃光了,連莖上的樹皮也被吃,仍然餵養不飽體形碩大的終齡幼蟲,只好幫牠們找到另一個有食草的地方放生,二十多隻只有一隻在學校裡孵化,在本週某天早上小朋友到校開窗後發現牠自陽台展翅而去。



這隻是上學期養的,在小朋友的掌聲中飛向大自然,不知道過了幾個月之後是否還健在?

以下是暑假時在亞泥蝴蝶園拍攝的:







以上都是樺斑蝶,接下來的才是「黑脈樺斑蝶」,看出有什麼不同嗎?對了,既然叫做「黑脈」,身上的斑紋當然有著明顯的黑線條,看起來真像是用黑蠟筆擋出黑邊再塗色,大自然的配色真是神乎奇技。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ckyc20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